国企改革的成功范式,公司治理的示范标杆。11月13日,省国资委第13次委务
会专题审议了关于格盟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调研报告。报告出
炉将在全省国有企业全面复制推广。
10月17日,副省长
王一新在格盟国际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时指出,格盟国
际是山西省开放合作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,要全面、系统梳
理总结格盟国际在法人治理机构、组织架构、选人用人机制、投资决策、风险管控、项目建设、生产运营、节能环保、党的建
设等方面经验做法,在分类论证的基础上,形成可
复制可借鉴的管理模式,在省属企业全面推广。遵照王
一新副省长的指示,省国资
委郭保民主任迅速部署,第一时
间抽调精兵强将,成立了
由副主任张宏永为组长,有关企业、研究机构、院校组成的工作组,赴格盟
国际开展调研论证,力图破解格盟国际的“成功密码”。经数易其稿,最终形
成了这份调研报告。
格盟国
际股东为四国六方。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以220万电力装机(包括50万千瓦即将关停机组)实物出资并相对控股,股比为47%;外方以7.07亿美元(53亿元人民币)现金出资,韩国电力公社34%、日本电源开发7%,日本中国电力3%,韩电-友利-斯普罗
特国际私募基金8%、德意志银行1%,注册资本金100亿元。
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,中方对公司相对控股,其他股权比较分散,天然的相互制衡,让公司
自然自觉地融入了市场经济,植入了
市场所要求的质量与效率基因。企业明晰了产权,公司有
了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意识与能力。引资混改,公司与巨人合作,在市场中成长,培养锻
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公司治理能力的优秀人才。
一是建
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法人治理结构,明确了
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。
二是董
事会构成独具特色。董事会配备了3名中方董事,3名外方董事,所有重
大事项都要经过董事会决策,股权不分大小,基本实行一票否决制。
三是项
目单位依据公司法组成董事会、经营层,实行董事会管理企业,外方人员担任董(监)事,彻底杜
绝了外行领导内行和人情世故的现象。
四是严格按照《公司章程》和《合资合同》实行市场化运行,把公司
完全纳入市场化运作,实现决策机制科学化;外方实行“坐班制”、“巡视制”,直接参
与公司运营和日常监督,是真正
意义上的股东和公司治理模式。
公司本部只有34人,其中包含5名外方管理人员,内部不设部门,消灭了官本位体制。队伍精干高效,没有也不养闲人。
公司选
人用人坚持国际化的标准,“凡进必考”,外方股东全程参与,严格控编。畅通管
理和技术双晋升通道,引导鼓
励员工走技术晋升路线,不把技
术内行变成管理的外行,实行了
管理与技术在员工身上的实质性融合。选人用
人与年薪制和经营目标直接捆绑,实现了
激励与约束的相结合。
格盟国
际对出资企业考核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净资产收益率,用来衡
量每个项目净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。此外还
考核劳动生产率、资源的综合利用率,对外投资坚持“投资要回报”原则,投入要有产出和收益,没有收
益的项目坚决不干,坚决不搞政绩工程。注重短
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,注重发
展能长期带动企业增长的新兴产业项目。项目投资严格预算、决算,控制造价,不能随意超概算。考核结
果与董事会奖励挂钩,利用薪
酬杠杆进行内部激励。
十多年前,国际能
源和格盟国际的基本建设项目就开始实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(交钥匙工程)。实践证明,这种模
式下的投资项目都是精品。
十年前建成的华光2台600MW煤矸石发电企业,是全国第一例600MW发电机组EPC工程,工程质量、运营工
况均达到当时最优。机组投运十年来,运行安全稳定,累计实现利税28亿元,利润10亿元,投资已全部回收;平朔2台300MW煤矸石发电项目,这是国内第一个300MW等级总承包发电项目,实际决算27.5亿元,节约造价7.7%。设备性能考核优良,投产后
即创下连续运行193天的记录,目前最长连续运行213天,保持国内300MW等级煤
矸石机组最长运行记录。昱光、河坡等
发电项目在设计、施工、调试、运营中
创造了多个第一,分别节约造价4.2亿、4.5亿元。
格盟国际的生产经营,全部委
托专业化的法人团队整体运营,按照公
司对专业团队的配备、技术标
准等一整套激励约束体系来运营,公司注重行业对标,不断完
善为模块化精细化管理。
借助信
息化手段实现生产实时管控,开发了“经济技
术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”,能够在
公司随时远程显示各企业的生产及时数据,涵盖了
各板块生产数据、运行监视、生产报表、技改与合同管理、备品备
件共享等安全生产、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。不仅可
以实时掌握各生产企业生产流程的即时在线数据,也能自
动收集汇总各企业的各类生产报表。在此基础上,升级完成了“节能管理与分析系统”,成为节
能降耗的有力工具。
格盟公
司坚持科技创新,将资源
转化和利用效率做到行业前茅,排放指
标比燃气电厂的排放指标还要洁净。
其中,循环流
化床清洁发电工程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。公司与
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大学合作,共同推
进在山西科创城的煤炭分级利用、超高温转化综合项目。公司采取资产转让+BOT的方式,由受让方投资27亿元率
先在全省实现了超低排放改造任务,同时实
现了国务院提倡的第三方委托运营(电厂、设备方、运营方)。瑞光热
电被国家能源局授予“国家煤
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”,成为全国30万KW发电等
级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。年产1万立方
米脱销催化剂项目当年立项、当年拍地、当年开工、当年投产、当年盈利;年产3000吨食品
级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投产运行,是全国唯一采用真空、高温变压、硅胶物理吸附法工艺,不产生
二次污染的企业。
国际能
源集团党委下设34个所属企业党组织,1022名党员,占全体员工总数的38%。
公司把
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,明确了
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,对董事会、经理层
决策的重大问题进行党委会前置讨论研究,写入了章程、融入了治理、发挥着作用。公司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决
策首先都要经过公司党委会研究讨论,再转化
为公司董事会的决策和经理层的执行,探索了
一条中外合资混合所有制企业加强党的领导、党的建设的治理模式。公司整
个运营全部实现计算机管人管事管权力,科技手
段贯穿党的建设、廉洁建设等各领域、全过程,实现全覆盖。